河北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近段时间取得了明显成绩,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起坚实的成长平台,所取得的成果显著,实至名归,应当予以认可。
制度体系筑根基
河北省政府主动履行统筹协调职责,设立了以“一项指导意见为引领,一项规划为统筹,多套配套措施为支撑”为标志的制度体系。2021年,省教育厅、省妇联和省关工委联合颁布了实施办法,对包括十三项在内的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规定,目标在于推动全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育人工作走向规范化。继此之后,2024年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协同育人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旨在促进社区协同育人的高质量进展。
三大平台聚合力
根据可及性、普惠性、便捷性三大原则,河北省成功打造了“三大平台”。在社区领域,设立了“知子花开”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在社会领域,11589所学校已建成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及资源清单,覆盖率达到了79%。此外,邢台市还建设了107家百泉书院,并与中小学实现了对接,共同构建了家庭教育课程库。
社教协同多举措
河北省正努力深化社区与教育的融合,主动促进社区共建育人书院的创设,目标在于构建一个高品质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该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将社区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关键助力。比如,部分社区定期举办科普展览、文化活动讲座等,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体验。
医教协同保健康
学生的成长需要健康的支撑,河北省对此尤为重视,强调医疗卫生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在该省,学校与医疗机构共同协作,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定期的体检和心理辅导等服务。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还特地邀请医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体教协同强体魄
教育领域与体育领域相融合,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已增设体育课程及丰富多样的活动项目妇联家长学校,并定期组织运动会及体育比赛。同时,学校主动与体育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专业体育训练的渠道。这些举措旨在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并助力他们发挥个人特长。
协同队伍促发展
河北省积极追求实现全面育人的宏伟目标,并着力加强协同育人的团队建设。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已经对“三级家委会”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这一机制覆盖了14000余所中小学和18000余所幼儿园。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设立了五类家长委员会。此外,教师的专业培训与评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建立了德育合作体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备课中心。
河北省家校社合作在育人方面的成果令人鼓舞,在推进协同育人的实践中,仍有哪些环节需要加强?我们热切期待各位同仁分享见解,踊跃投身于讨论之中妇联家长学校,同时,也欢迎对本文给予点赞和支持,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