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青海省在省会西宁的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家庭教育生态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的揭牌仪式,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这一举措将如何推动当地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青海家长网上家长学校,以及将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充满了期待。
基地揭牌开启新篇
3月24日,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内人声鼎沸,青海首个“家庭教育生态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正式举行揭牌盛典。该基地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协作的新模式为特色,突破了传统家庭教育发展的边界,致力于深化和拓宽教育领域,为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基地的设立,标志着青海家庭教育事业即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家校合作模式探索
近期,西宁市持续致力于探索家校合作的新路径。“西宁家长成长学院”随之诞生,该学院构建了一个融合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与现场体验的综合学习体系。学院邀请了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专门的家长课程。截至目前青海家长网上家长学校,已有大量家长加入这一项目,共同助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家长学校规范发展
西宁市出台了《西宁市中小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方案》,旨在促进各县区及中小学(含幼儿园)普遍设立家长学校。该方案倡导“家长也上学”的理念,严格执行“四定、四有”的标准,包括确定上课时间、地点、师资和教学内容,并确保课程具有明确的目标、计划、主题和简要教案。此举有助于推动家庭教育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职校改革培育人才
西宁市正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该改革呈现热烈态势。当地正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着力培养具备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导人才。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不仅丰富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公共服务质量,使得更多家庭从中受益。
多方联动协同效应
此次基地建设的一大特色在于政、校、行、企四方的紧密协作。政府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学校贡献了教育资源,行业指明了实践的方向,企业则提供了就业机会。各参与方携手合作,共同构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以课程设置为例,通过结合行业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未来展望意义深远
西宁市家庭教育事业迎来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即“家庭教育生态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这一举措为当地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预示着将培育出更多杰出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并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水平。展望未来,随着该基地的不断壮大,青海省的家庭教育有望实现质的突破,为众多家庭带来福祉。
您认为设立此基地将如何具体影响青海地区的家庭教育?热切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同时欢迎您点赞、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