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生态环境局与教育局联合,旨在推动该市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实施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工作,并致力于提升环境教育的水平。为此,双方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众多教育工作者和专家云集,共同研究和分享关于环境教育的新策略与实施方法。
培训开班
2019年3月26日,桂林市生态环境局与桂林市教育局联合举办,2019年国际生态学校创建活动及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在活动期间,环境教育专家徐大鹏、桂林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刘学振、桂林市教育局副调研员张建生均莅临开班仪式国际生态学校 优秀学生,并分别发表了演讲。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还有来自生态环境局与教育局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员,总共有超过一百一十人参与了此次的培训。
专家讲座
在培训班上,环境教育领域的专家徐大鹏主持了一场专题讲座,主题为环境教育。讲座中,他具体分析了桂林市申报的第九批2018年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精选案例,并对其进行了现场点评。同时,他还对未能入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徐老师强调,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建议,应借助共享平台,积极探索将环境教育融入校园的新方法。同时,通过渗透式教育手段,推动绿色学校的创建进程。
经验分享
桂林市榕湖小学、全州县职业中等技术学校、桂林市希望小学以及荔浦市幼儿园的代表们,在向学员们传授了本校在申报2018年国际生态学校项目中的成功经验。他们进行了详尽的分享,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同时也为后续创建国际生态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实地参观
下午时分,学员们被分成了两组,分别展开了实地调研活动。一组人来到了漓江活动实验坝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对那里的水质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细致的学习,了解了其功能和操作机制,从而对水质监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另一组则前往了高能时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总经理刘怡勇的详细介绍下,他们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合作展望
市生态环境局及市教育局均作出承诺国际生态学校 优秀学生,将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双方努力打造环境教育的协同机制,巩固基础建设,同时为更多学校加入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提供便利。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承担关键性的指导职责,依托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将环保意识融入学科教学,结合各学科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意义重大
本次培训班为桂林地区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创设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显著提升了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活动不仅总结了国际生态学校创建的成就,还指出了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您觉得在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哪一种方式最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