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山东地区有超过3000名在校中学生未能返回家乡共度佳节。尽管如此,这些学生在校园内参与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这些温馨的画面无疑让人为之动容。
青岛欢享团圆饭
1月21日,正值除夕佳节,青岛六十八中食堂布置得格外典雅。在这3000余名在校中学生中,有一部分人选择在此相聚,共同举办了一场百人规模的团圆年夜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师生携手合作,共同包制饺子,欢声笑语在食堂内回荡。校长翟召东身着节日盛装,扮演着“超级大家长”的角色,逐一为学生派发新春红包,现场欢呼声不断中学生寒假日记,节日气氛浓厚,弥漫在空气中。
济南共度除夕夜
济南西藏中学的留校学生在除夕之夜依然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品尝着饺子和丰盛的团圆饭。校园内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尽管他们身在他乡,但在这个特殊的除夕之夜,他们心中多了一份温暖和慰藉,共同度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夜晚。
淄博体验民俗情
2022届西藏籍插班生刘怡嘉于春节期间造访了同学刘小溪的居所。在此期间,她亲身体验了赶集、包饺子、贴窗花以及书写对联等传统活动,对淄博的春节风俗有了深刻体会。1月19日下午,淄博四中举办了一场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新疆班的同学们在活动落幕之后,主动将他们亲手制作的春联和剪纸作品赠送给与他们同行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一同欢庆新春佳节。
红包传递祝福情
1月22日,春节佳节的开端,学校向新疆班全体学生派发了350份红包。驻校教师李嘉欣,经过与学生们深入沟通,对他们各自的情况有了全面的认识。随后,她拿起毛笔,在红包上书写了诸如“金榜题名”、“笑口常开”等寓意吉祥、充满新春祝福的词汇。这些红包不仅承载着对物质幸福的美好愿景,而且深刻展现了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情感关怀和热切的期盼。
各校定制暖心策
在春节期间,众多学校采纳了多项举措,旨在减轻因远离故土而感到心理不适的留校学生的不适感。威海一中特别举办了“迎新春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升正面情绪,确保新疆班的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各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多样化的温馨“锦囊”,确保学生在春节期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共筑民族团结情
今年的特殊寒假期间,汉族学生与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活跃。比如,刘怡嘉同学深入淄博,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这段经历使得汉藏之间的友谊在心中悄然萌芽。与此同时,学生们与教师、工作人员之间也充满了温馨的气氛中学生寒假日记,大家共同庆祝春节,共同营造了深厚的民族团结情感。
各校留校学生的辛勤劳动与投入,引发了人们的深切感动。您是否曾目睹过此类温馨的校园故事?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这些感人的故事,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积极转发。